發布時間:2015-10-24 09:57 點擊:次數字視頻跟蹤會議系統
會議系統的發展歷程
會議系統的發展歷程
概述:會議系統隨著科技時代的高速發展,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會議室中。我們明控呢,來給大家講講會議系統的發展歷程。
會議系統產品在剛開始出現時,只是人們為了增加會議的靈活性,減少音響擴聲系統的操作復雜性。
隨著國際上信息技術和國內經濟快速發展,人們對會議辦公的效率和質量要求愈來愈高。會議系統也經歷了從簡單的會議擴聲到現在的智能多媒體會議系統。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會議音頻和簽到、表決的數據傳輸技術也經歷了從模擬化到數字化的發展歷程。
從技術發展的進程來看,會議系統的發展歷程已經經歷了三代。
1、第一代會議系統是全模擬技術的會議討論系統。
系統結構和功能都較為簡單,音頻都是以模擬信號的方式進行傳輸和處理。系統中沒有智能化的中央控制器,只適用于小型會議室,在大型會議室中使用過于繁瑣。
2、第二代會議系統在保留音頻模擬傳輸的基礎上,引入了數字控制技術,即“模擬音頻傳輸+數字控制技術”。
實現了發言管理、投票表決、同聲傳譯、會議簽到和跟蹤攝像等功能。由于采用了數字控制技術,第二代會議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明顯有所提高,系統的功能也日益豐富,這些改進也大大提高了會議的效率。
但由于系統中音頻傳輸仍使用模擬方式,會議單元信號線必須與其他設備的線路(如燈光、動力纜線、電視視頻線纜、音箱線纜等)拉開距離單獨布線,否則模擬音頻信號的傳輸會因受到干擾而失真。
但這一要求在很多現場由于建筑結構還有環境的限制很難實現。此外,模擬音頻信號在長距離傳輸時音質變差的問題總是難以解決。
模擬音頻傳輸還有另外一個缺點,傳送每一路音頻都需要專門的音頻傳輸線,這就造成需要鋪設的線纜數量非常多。在空間狹小的會場,布線難度很大,需加裝混音器等設備,系統的操作控制也比較復雜了。
3、第三代會議系統是全數字會議系統,系統中的音頻信號和控制信號都以數字信號的方式進行傳輸和處理,就是“數字音頻傳輸+數字控制技術”。
其核心技術是多通道數字音頻傳輸技術,即通過采用模數、數模轉換技術。
將會議設備采集到的音頻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,并將數字信號編碼后在通訊線路上傳輸,實現在一條物理線路上同時傳輸多路音頻信號。
從根本上解決了音頻信號模擬傳輸存在的失真串音、設備干擾、長距離傳輸信號衰減等問題。會議音頻傳輸處理成數字化后,系統抗干擾能力顯著增強,可以長距離、無損耗、低噪聲地傳輸會議音頻信號。
基于第三代全數字會議技術,會議系統的可靠性、功能性和安全性獲得大幅提升,與用戶業務的融合度也進一步加深。
會議系統逐漸從原來僅應用于會議室的孤立電子系統,發展成為用戶整體業務信息系統的重要一環。
